思想引领,彰显特色,理论辐射校园 ——马院以“宣讲团”为载体服务师生理论需求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5-17浏览次数:590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上外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阵地,长期以来,在紧抓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条主线的同时,顺应学校师生员工对理论学习的需求,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主动而为,充分利用学院的理论优势与特长,把成立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作为服务师生理论学习的常态工作。马院以“宣讲团”为载体服务师生理论需求,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特色风景线。

早在2009年学习科学发展观期间,改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的社科部就已经成立宣讲团,目的是要使之成为学院理论学习的载体,推动学院的理论学习宣传向纵深发展,提升学院教学效果;使学院内外的研讨、宣讲,实现了理论学习宣传的良性互动;同时拓展服务空间,扩大理论宣传辐射面,为学校层面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方案是,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参加校党校讲师团的成员为核心,常年设立学院宣讲团,骨干带动,每次宣讲任务下达后,在宣讲团的基础上,成员根据情况进行增减,迅速组织起来,理论先学,并分工合作,确定每人的宣讲主题,充分准备后在学院党员会议上先行宣讲,组织研讨,优化宣讲内容,最后走出去,承接全校宣讲任务。具体来说:

1、优化整合,合理配置党员宣讲队伍,成立学院宣讲团。早在2009年学习科学发展观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就在充分考虑老师们专业特色和理论素养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合理配置,成立以资深教师为核心成员、支部书记组织领导、教授领衔的宣讲团。专业学科特点与党员身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老师们一直处于理论学习的前沿,经过长期积淀,很多党员老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形成自己的专业领域。宣讲团队伍优势互补、政治坚定、思想敏锐、功底扎实。

2、超前谋划、提前准备、理论先学,提升宣讲员政策把握水准。在党的重要会议召开、重大政策出台前,学院直属支部就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关注中央精神动态;政策出台后,迅速组织宣讲员研读文件原文,组织观摩市委、中央宣讲团的宣讲,并根据会议、政策精神,确定校内的宣讲主题,按照宣讲老师的研究特长进行分工;此后宣讲员在学院内做主题发言,老师们一起研讨,带动大讨论向基层群众延伸,在此基础上优化宣讲内容,增强宣讲吸引力。

3、充分利用学校的宣讲平台,对接学校的理论学习宣讲任务。随着深化理论学习的需要,校组织部成立了党校学习讲师团,宣传部也在每次大型学习活动中成立校宣讲团,从全校层面推进理论学习,搭建了宣讲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在组织部、宣传部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这些宣讲平台,承接其中大量的宣讲任务。如在学校开展的创先争优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实践教育活动,以及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与中央文件精神学习过程中,马院的宣讲团老师们都能在提前准备的基础上,迅速反应,分工合作,确定宣讲主题,在组织部、宣传部的支持下,将相关信息在校园网上公布,各个学院或机关部处根据自身需求联系宣讲员,组织宣讲。宣讲中,宣讲老师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厚积薄发,为学校师生的理论学习提供重要的引领作用。往往一次宣讲任务下来后,马院宣讲团会承接全校各层面二、三十次宣讲活动,有的宣讲员还接受了校外有关党政机关的宣讲邀请,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服务范围与理论辐射面,真正实现理论共享。

  

理论学习的实践延展

4、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头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头脑,既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学院的重大政治责任。宣讲团在每次理论宣讲前,会在学院教师会议上先行说课,并引发讨论,带动全体教师认真研读原文、吃透理论精神实质。并按照6门课程特点,分解任务,要求老师们贯彻到课堂,实现理论进课堂进头脑的任务。

在课堂上加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方面最新成果的深入阐释,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姜书记到课堂与师生一起理论研讨

几经打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的“宣讲团”具备了快速反应能力。宣讲团在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品质、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全校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上成效显著,“宣讲团”也成为马院特有的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