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讲好抗疫“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6-19浏览次数:468

2022518日,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讲好抗疫“大思政课”线上集体备课会。全体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汤蓓、上外新闻传播学院陈大可、上外法学院张龙等教师参加了备课会。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与宣传党总支书记孙宇伟主持集体备课会。

党总支书记孙宇伟指出,我们要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发挥好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要更加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当下,面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情况,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以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讲好大思政课,进一步坚定师生疫情防控的必胜信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门小军老师针对学生中有关疫情防控的困惑或疑问,提出四点应对思路。一则,针对要不要像国外那样“躺平”的疑问,态度要直接鲜明,把对生命权的保障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二则,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纰漏,要正视,不回避,开展正向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社会治理。三则,针对不了解或难以回应的问题要放低姿态,体现实事求是的态度。四则,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活点滴,借以缓和情绪上的压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德华老师提到,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用“真”和“实”回应学生的困惑或疑问。所谓真,即理论上弄清楚问题,说清楚道理。所谓实,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在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中加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讨论,并从文化与自然矛盾的角度探究疫情反复的根源。曾老师强调,思政课要努力实现内部与外部协同,聚焦重大社会实际问题,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出不懈努力。

新闻传播学院陈大可老师指出,疫情期间,学生的困惑和疑问主要表现为内(学生对学校疫情防控的关注)、外(学生对社会面疫情防控的关注)、上(学生的工作和实习)、下(学生的网课学习成效)四个维度。作为专业课教师可从“对内”和“对下”两个维度切入,依托专业课程实践作业,既可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和思想火花,又可引导学生从切身的专业实践中体悟疫情防控的不易,从内心深处生发积极、正向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甲旬老师认为,在思政课中讲好抗疫故事,重点不是讲抗疫“好”故事,而是“讲好”抗疫故事。解决“如何讲”问题,实际上是从“交流”走向“引导”的过程。“从交流到引导”的主旨是目标导向、情境导向、文化导向;任务是内容融合、情感铺垫和价值引导;要点是在提炼教材重难点和调研学生关注点基础上,寻找教学切入点,开展情感交流,进而进行价值引导。“从交流到引导”的基本环节包括开展调研,分析大学生的现实情况;研究教材,提炼教材中的抗疫相关理论主题;实现从情感交流到价值引导的转变。

法学院张龙老师指出,疫情期间,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应因时制宜,甚至应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反馈的诉求与实际情况,可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首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烦躁情绪,通过课堂提供辅助性心理疏导。其次,提供压力宣泄途径。再次,对毕业班学生的升学和就业给予特别关注。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应当寓于日常教学与论文指导当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慧超老师提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在开展抗疫“大思政课”时主要有三点经验启示。一是注重将教材的厚度转化为价值观的强度,教学专题更加突出党的精神谱系。二是以抗疫的社会大课堂拓展教学内容宽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卫生防疫事业演变史中汲取科学养分。三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与社会误读,守好思政课底线。疫情期间的思政课教学,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大历史观的培养,提升其信息鉴别能力。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汤蓓老师着重分析了疫情期间我国面临的外部风险与挑战。针对美国将“打台湾牌”作为在国际卫生合作领域打压中国的常规做法,我国应当坚持底线,同时团结国际伙伴,抵制用地缘政治游戏裹挟卫生合作的做法。在维护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上,要坚持有利于多边主义、人类健康发展和促进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原则。在疫情防控政策层面,关键是要积极探索一条用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防控成果的道路,同时也要做好对外传播工作。

在交流发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课程中心主任于新娟老师认为,线上教学应增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课后要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疏解学生焦虑情绪和课业压力。“中国与世界”课程中心主任张放老师谈到,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凝聚集体主义情感,亦要阐明党组织先锋意识和担当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心主任丁冬汉老师提出三点经验分享。其一,增加课堂问题讨论环节,激发学生良好学习状态。其二,充实调整自我,而后以更好状况疏解学生的心理焦虑。其三,课程中心之间、教师之间要强化经验交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心主任王文臣老师强调,“讲道理”是思政课的本质,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领悟人生道理。

校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衣永刚总结指出,疫情防控让我们对教育教学、课程课堂、教师学生应当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做了什么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认知,也对学科不是领地,而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要求,4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新提出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的重要论断。今天,我们围绕如何讲好抗疫“大思政课”开展集体备课,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要求的切实举措之一。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既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还有来自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课老师,相信通过此次跨学院、多学科、多视角的集体备课,会大大有助于我们在课堂上讲清楚党和政府疫情防控决策中所蕴含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