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媒体】新华网:上海外国语大学将思政课融入专业课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24浏览次数:378

20153月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将开设了第一门专业思政课中外时文选读,被列为该校英语学院的专业必修课。至今,学校已形成专业课老师与思政课老师集体备课集体上课的机制,思政课不再是思政老师的事。

中外时文选读课程包括了学习研究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讲话中英文版全文、中国政治体制英文版、西方民主制度导读英文版等教学材料。

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岐说,这些课程除了讲解文章语言本身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从理性、批判的角度阅读西方媒体文章,从中西方视角了解中国。

记者近日旁听了一堂由学校党委书记姜锋给英语学院本科生上的一堂中外时文选读课,课程用全英语授课。在讲到中西方国情是引起学生兴趣,提问回答来回数个回合,课堂反响良好。

英语学院大二学生谢政男说,我们专业课本身就要大量接触英语教材,除了文学经典外,多接触些时政类文章,一来训练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二来能了解当代英语语言的风格。

赵鸣岐说,这样上课效果好,但对师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老师既要懂思政,又要会教专业课。为此,学校探索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

以中外时文选读一课为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和英语学院的精读课骨干教师一起,列出选读文章的目录,双方讨论各自教学要点,最后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轮流走上讲台。

至今,学校已在经贸学院、英语学院、俄语系、德语系等试点开设了此类专业思政课,5位专业课教师走上思政讲台。除英语学院的中外时文选读外,德语系在去年9月开设了德语经典文献阅读,选择了德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卫礼贤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和《西方与东方》,德国学者海因茨·哥尔维策尔的《黄祸论》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对已开课程进行总结评估,下学期将逐步扩展至法语、日语、西语、阿拉伯语等专业的教学中。

此外,学校还将思政教育融入于学生课外实践。学校利用已有21个语种版本的上外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除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和专业学习平台外,还鼓励学生原创写作并发表,内容包括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社会变化上海城市人文等,将多语种网站打造成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乃至中国国情和文化的阵地,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平台之一。

多语种外文网站群正日益受到海外关注。以俄文网为例,截至去年底,共发布俄文报道211条,讲座信息98条。其中,报道被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世界新闻通讯社摘编转载40篇,从转载文章的选题来看,主要为反映中乌关系、乌经济、政治、社会、外交、文化问题的深度报道和专家评论。(记者 潘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