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社科部教学研讨会专题报告之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教学探究总结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05浏览次数:302

 

      于新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经过教研室同仁近6年的探索研究已经完成了主干课程的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听-读-写-论-评。下面我们把课程的探索情况向各位老师做一介绍,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建议。
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纲要”教学面对的是各个不同专业学生,因专业背景不同,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目的及兴趣等有明显差异,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尊重学生特点实行因材施教是我们探索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研究总结多年教学实践,与学生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问卷调查,为探索因材施教提供参考依据。
问卷发放大多安排在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对课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后进行的,选择调查的班级基本覆盖了大多数的院系而且分几次在不同的年级发放,因此问卷具有相对可靠的参考价值。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个人情况及专业基础情况、学习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方式、课外实践研究以及考核和建议等。
关于学生的基础状况,调查统计显示缘于文理科的背景,学生的基础状况有明显不同。抽样调查学生中对中国近现代史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因文理科不同基础差异明显。对中国近现代史有大致了解或掌握基本轮廓的文科背景学生占到近一半,理科背景学生仅占6%左右。对中国近现代史了解甚少的理科背景学生却占到约20%,文科背景学生占约7%。在建议栏目理科背景学生普遍希望教师能对基础知识给予详尽讲解,文科背景学生却建议教师授课内容不要面面俱到,避免与中学所学有类同之感,对某些问题能作深入探讨是他们所期望的。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现状。
在学习目的和要求方面,调查统计显示,约20%左右受调查者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纲要”的目的是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和提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仔细比对统计还显示出不同专业之间存有明显差异,文科背景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比例也明显较高,而理科背景学生由于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对加深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的愿望更为强烈。
教学内容调查旨在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在“纲要”教学中的关注点。“纲要”内容庞杂,此项调查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本项调查分为历史人物、中外历史关联、历史时段、社会各领域及学术研究动态等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各专业中约60%左右受调查者希望教师对历史人物能给予详尽讲解。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授课能将中外历史相联系,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1840-1919年的8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和建国后当代史的兴趣差异明显。
“纲要”教学内容涉及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受调查专业的学生对文化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兴趣,受调查男生对军事的兴趣明显高于女生,各专业对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关注度普遍不高,关注比例在0-16%不等,各外语专业对经济的关注人数不足5%。
调查还显示各专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动态均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其中理科背景的学生关注人数均在30%以上,调查还显示半数以上受调查者主张教师授课要兼顾理论性和趣味性,通常意义上我们会认为理科学生更倾向于趣味性,而调查显示绝对多数主张教师授课不仅要有趣味性也要具有一定理论性。前文调查统计已知理科背景学生的“纲要”课基础相对较弱,这需要我们将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环节有机结合,在培养理科学生扎实史学功底的同时更要兼顾他们对学术探究的兴趣。
我们从多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查,半数以上受调查者不主张教师课堂授课满堂灌,让课堂活起来关键是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调查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参与课堂演讲讨论表现出不同态度,这需要我们在选择演讲讨论的主题和形式上充分考虑各专业特点并作好课前准备。绝对多数学生欢迎教师参与其中,认为有利于讨论的深入和问题的解答。音像资料对于教师授课内容的鲜活效果不可忽视,调查显示学生对音像资料普遍兴趣浓厚,但对课堂播放音像资料的支持比例自10-30%不等,为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将音像资料与教学内容及课堂讲授有机结合。
对于课外实践研究我们主要围绕阅读经典著作、撰写读书报告以及教师指导下历史剧的编演等项目。统计显示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经典历史读物的兴趣普遍较高,各专业喜欢的比例普遍在50%以上。撰写读书报告的调查则显示出不同专业的效果差异明显,文科背景学生在建议栏目普遍表达了希望能够通过撰写读书报告得到历史研究方法的训练和指导。教师指导下课外自编自演历史剧,愿意参与者占有绝对多数,这显示多彩的课外实践研究广受学生欢迎。
我们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对于教学改革探讨意义重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要求从方式到内容呈多样性,尊重学生的特点是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但是集中授课的方式无法独立完成因材施教的教学使命,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因材施教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它主要围绕教与学两大基本要素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借助多种资源而组成的系统。教学系统不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单线和平面,而应以学生为本位的立体和多维,因此教学过程需要进一步向课堂外延展。课外实践研究的灵活性和时空的开放性使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考核环节之外还应包含课外实践研究环节,但是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外实践研究环节具有怎样的承接关系,两者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差异化,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为此我们教研组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研究总结,将教学过程凝练为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研究及综合“考评”。
1、基于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环节
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受听对象学生的感受,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是兼顾学生学科专业差异、知识层次,多层面个性化地讲授。
主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需求的普遍性,对于差异性特殊性也要统筹兼顾。
问卷调查显示的约60%左右受调查者在“纲要”教学中对历史人物表现出关注,如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差异化要求,这是课堂教学面临的难题。课堂教学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此我们首先选择学生看似熟悉实则不甚了解且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作深入细致地讲授。比如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学生了解则知之不深,我们尝试从孙中山先生的生平、思想、历史贡献、社会评价及学术界的研究动态等多层面地深入,并以此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历史探讨的兴趣,通过典型人物的研究使学生掌握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课外实践研究平台进行个性化探索性学习。再如理工类专业学生对军事问题兴趣较高,选择典型意义的战争或战役引导学生体会或理解历史上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体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和感知历史的力量。中国近现代史战争频仍,学生对军事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兴趣还需借助课外实践研究平台。
调查还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时对于横向和纵向的联系较有兴趣,古今中外的联系比较不仅有助于问题探究的深入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进行浓墨重彩。比如在文科背景学生授课时,我们选择革命和改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很受学生欢迎。革命和改良是贯穿近现代中国不同时期发展的主要途径,横向和纵向地比较能使学生透过改革和革命的成败得失深入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还可启发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怀。我们在讲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将其与日本明治维新对比,透过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用人制度、经济发展、领导者素质及国际环境等因素,深入探索改革结局不同的背后动因,由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发展不是由某一因素决定,而是多因素共同合力作用。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并取得了卓越成就,纵向对比有助于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谐美好的幸福时代。
调查还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变革普遍关注度不高,而“纲要”教学中许多问题的理解和解释比如文化的演进和军事战争之结局分析等都离不开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激发学生对经济变革的兴趣就成为系统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用生动的案例和普遍受学生欢迎的音像资料辅助经济问题的学习。比如民族资本是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及民族资本家双重性格的关键,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资本经济发展状况,纪实讲述片《上海滩的七张面孔·荣氏兄弟》直观的视觉效果和人物命运的跌岩起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艰难,再从理论和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条件,由此启发学生思考中国近代经济不发展之原因。
课堂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教师“讲”与学生“听”的过程,实现教师主导下学生对知识的基本认识和把握,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可或缺。问卷调查显示出学生对参与课堂演讲讨论的认识有所差异,为消除学生的顾虑,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生讨论和提问,而是将参与式课堂教学变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有宏观上的把握,在提出问题、选择案例和组织讨论等教学环节中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运用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思考的情景中,以问题为线索像竹笋一样层层剥开,引发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提出疑问。其次参与式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可以通过案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辩论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也不是随意的,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经过精心设计和深层次思考,使提出的问题和案例更富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课外实践研究环节
课堂教学是基于不同专业特点展开,但是其时空局限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要求,教学过程必然由课堂教学向课外延展,为此我们通过课外实践研究环节进一步完善尊重学生特点的系统教学过程。课外实践研究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自主性探索学习为主要目标。“纲要”课的实践研究环节,我们主要围绕阅读经典历史著作、撰写读书报告或其它课外实践课题研究项目展开。阅读经典著作在所有授课专业中进行,教师根据各专业学生要求精心选择多种经典书目,并针对各著作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学术地位等做必要的导读,不同专业学生依据各自要求和兴趣自主选择研究题目,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方向性和疑问性指导。前文的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历史探究的兴趣,阅读经典和撰写读书报告可以让他们学会对史料进行解读,并运用历史逻辑探讨历史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3、引领因材施教教学的综合考评环节
经过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环节,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完结,考评环节既是对因材施教教学的检验也是因材施教教学过程的引领。以学生为本位尊重不同专业的差异性仍是考评环节遵循的原则,考评采用多层面的考核标准,不仅包括期末卷面考核,课堂学习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环节也作为重要的考评因素,把学习态度和勤奋程度纳入到重要的考量体系中。引领因材施教教学的综合考评环节是学生学习的导向,引领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科要求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和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并激发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精彩讲授中国近现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阐明基本理论,主讲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讲课艺术,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广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课。课外实践研究过程教师对学生释疑解惑细心指导,引领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探索,这要求教师时刻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功底需要教师重视学术研究,课外实践研究环节的悉心指导需要教师恪尽操守,这是“纲要”课程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保障,这些柔性要求除了教师自身严以律己,还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相配套。
“纲要”课教师基本来自于历史学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而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素养相对不足,在为理科背景学生进行实践研究课题指导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要弥补这一短板,教师本身要有意识地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兴趣,了解多学科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培养发散思维模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培养,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为教师提供了解自然科学前沿动态的机会,增强对各不同专业学生教学的驾驭能力。
如果从制度层面对教师的柔性工作通过规范性要求给予重视将非常必要。课外实践研究是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环节,学生课外实践研究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后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指导。这些隐性工作很难量化,若忽略不计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制定相应的量化标准将教师在实践研究环节的工作纳入到正规教学过程中,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也有利于课外实践研究的切实进行。
“纲要”作为公共必修课,学生人数众多且多是大班教学,如果能根据学生数额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研究环节投入相应的人力将避免因材施教流于形式。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希望读书报告的撰写和其它实践研究项目能得到教师的细致指导和帮助。对于参与式课堂教学,绝对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参与其中有利于讨论问题的深入和疑难问题解答。以小组讨论为例,一个教学班级若八人为一组,往往有八、九组甚至更多,主讲教师一人难以同时顾及各小组情况,更不用说差异化指导。若增加人力不仅可以确保因材施教教学方式良性运作,对于参与者的意义也不可小觑。如果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参与,不仅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重视也是管理者了解学生的良好机会;如果主管学生的教师参与,不仅可以加深师生间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这样以主讲教师为主导而形成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就成为“纲要”课进行因材施教师资力量的基本保障。

当然,“纲要”课教学系统各环节的具体细化和成熟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进行探讨,我们会坚持不懈地探究下去,还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提出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