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刊登我部副主任文章——《除了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0-30浏览次数:327

环球时报2013年10月8日社论版原题:除了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丁冬汉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副主任)

 

上海自由贸易区2013929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推动改革开放向更高层次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是发展新阶段的“试验田”。

中央赋予上海自贸区四大任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其意义现今诸多评论可归纳如下:

一是制度创新示范意义。通过在自贸区实施资本项目、汇率、利率等金融领域突破性改革,探索政府管理“负面清单”模式,以及深化国际贸易中心结算试点等,用其产生的外溢、示范效应,对全国性体制改革形成巨大倒逼机制。

二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自贸区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对新的国际经济变局的提前应对。美国正在推动美欧自贸区谈判和TPP,两大自贸区都不包括中国,如果成功,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将发生巨变,中国将面临严峻的“二次入世”危险。通过上海自贸区探索更高层次的开放,提前布局、应对。

对上海自贸区重大意义的认识仅局限于此,深度还远远不够。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深刻分析。

从宏观层面看,人类经济增长有两种形式。一是人口、资源投入使总量增加;二是资源、技术等要素不断优化组合,以机制创新促进质的提高,带来总量增加。

我国在皇权时代,有机实现了这两种组合的典型是北宋。北宋经济、科技发展引领世界,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出现在北宋, GDP也将近占世界50%。明朝朱元璋“禁海”政策开始闭关锁国,中国逐渐从世界中心沦落,尽管GDP总量依然增加,却没有质的发展,学者将其称为“内卷化”。之所以如此,封闭导致保守,没有竞争,失去了学习世界先进知识、制度创新的机会和压力是根源。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组织(制度)不断更新的历史,谁能在组织更新上拔得头筹,谁就能引领历史潮流。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诞生在英国,根源在于其最先完善了“民族国家”这种新的人类组织形式。

促进组织形式创新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开放、竞争,不断吸收先进制度和新生事物。从上海自贸区四大任务、措施看,主旨就是进一步在开放、创新中,学习、吸收世界先进经验、制度。

开放有风险,但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与强大是一对孪生兄弟,开放带来强大,强大促进开放。特定历史阶段需要保护,但一味规避风险,不愿开放,永远不会站上时代发展巅峰。这可从现代产业经济链条来看。

现代产业经济链条有三个基本环节:研发、加工装配、结算。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研发、结算利润最高,加工装配最低。一国经济发展之路,就是从加工装配,到自主研发,再到主导结算“三步走”。从世界范围看,真正走完整的只有英、美,最终体现就是形成了伦敦、纽约这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世界经济交换两大主要结算中心)。德、日研发成就巨大,但结算差强人意,这也是两国与英、美相比,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依然低一筹的主因。英、美能够走上高端,根源在于站上了开放体系的制高点,这其中有历史机遇,但根本还是他们在组织创新和发展上的努力。

迄今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之所以成效不大,机制创新滞后是关键。上海贸易出口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服务贸易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分却在香港结算,物流从上海走,资金流、现金流却在他处,赚的只是辛苦钱。

我国改革开放,从吸引外资加工装配开始,到今天大力推动创新、自主研发。加工装配这种量的增加模式已走到尽头,自主创新受旧的发展模式影响,束缚很大。改革转型如何破题,通过更高层次开放,探寻新的要素组合模式是根本,这也是上海自贸区承担的最大历史使命。

宏观由无数微观组成,也就是由巨量的组织、个体活动组成。上海自贸区各项改革,形式上是更大开放和制度创新,根本宗旨则是进一步理顺国内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尽可能从微观层面激发社会、经济组织,个体的活力。

对人类本性而言,大多数个体、团体都厌恶竞争。民族国家诞生以前的世界,由多个相对隔绝的区域、群体组成,彼此没有竞争,各个群体、区域内部也不鼓励,甚至压制竞争。民族国家改变世界,主要是通过竞争改变世界。这种竞争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国与国之间竞争;二是民族国家内部竞争。一国要在世界有竞争力,首先要理顺内部竞争体系,内部竞争体系愈完善,外部竞争力就愈强大。

现、当代中国转型,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内部竞争机制的过程。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至今还很不完善。根源在于虽然引入了竞争,但在经济模式、政府管理等方面,总体还是有利于人力、资源投入的总量增加模式,不利于资源、技术等要素优化组合的质的提高模式。

如今天饱受诟病的银行体系,一个重要制度缺失就是存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躺着”也挣大钱,金融竞争体系没理顺,可说扭曲了所有产业。存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根源,就是规避风险作祟,其来自于银行业,也来自于政府。

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金融体系完善,才可能使整个经济产业链发展迈向高端。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为标志的金融监管新体制,目的就在于此。

有人说上海自贸区潜藏巨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开放、竞争有风险,规避风险带来的落后是更大的风险。中国发展能否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只有扩大开放,勇敢迎接竞争一条路可走。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以下是当日报纸实图: